忆新图书馆建设往事
作者:叶茂煦(1954)
叶茂煦,1932年生,江苏东何人。1954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学校建筑、居住建筑等规划设计工作,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建筑工程设计主持人。
201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百年校庆,大喜临门。我作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培养的学子,毕业后就留校从事教学和学校规划设计工作,至今已近60载,尤感激情。
回想三十年前,我主持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以下简称“新馆”)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终身难忘,至今还留恋忘怀。在迎接母校百年华诞之际,再次回顾30年前新馆建设往事,却有许多鲜为人知,值得追溯与回忆。新馆设计建设概括起来有六大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建设周期历经数载
新馆建设周期历经了三个阶段,包括规划选址、工程设计、施工建设,整整花费了十年时间。
1.规划选址3年:1983年,正式开始研究新馆建设选址问题,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把新馆规划建设在学校东区主楼北边,另一个是在清华西区原有图书馆基础上向西占三院位置扩建,并与旧馆相连。经过长达三年时间的多方比较分析研究,直到1984年学校领导最终决定新馆就地在老馆西侧的位置扩建。(见照片1)。
 
 
照片1:图书馆全景,左为新馆,右为老馆(照片由叶茂煦提供)
2.工程设计3年:新馆在确定选址后接下来是扩初设计审批到完成施工图设计,这期间整整三年多时间,到1987年底最后一天试打桩,算是交图施工。
3.施工建设4年:1988年5月21日在图书馆西侧三院原址举行开工奠基,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书记处书记郝建秀、邵逸夫夫人方逸华女士以及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开工典礼仪式。施工期间整整花了四年时间,可见任务之艰巨,工程之复杂。到1991年,新馆基本建成,同年10月15日,新馆举行落成典礼,庆祝新馆竣工,同时正式命名为“邵逸夫图书馆”。
二、建筑规模超过以往
新馆是在老馆基础上扩建,前后相隔六十年之久,随着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图书馆面积不断扩大,新馆的建筑面积约2万m2,是初期的3倍。
1.最初建馆:1916年美国建筑师墨菲为清华大学设计了第一座图书馆。同年4月开工建设,1919年3月竣工,他是一栋东西向的、平面呈一字型的二层楼,建筑面积2114m2
2.第二次扩建:在相隔12年之后图书馆开始第二次扩建,由清华大学老学长杨廷宝先生设计,建筑面积5600m2,1930年3月开工。1931年11月落成。在整体上,两者从内到外相互衔接,做到了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3.第三次扩建:第三次扩建是在1991年,由清华大学老校友关肇邺先生设计,新馆建筑面积20120m2,相当于老馆1、2期的3倍,成为清华大学西区校园内建筑面积最大的一组建筑群体。
 
三、通力合作全力以赴
新馆建设是代表清华大学文化教育标志性的建筑,是学校建设的建筑中的重中之重。清华设计研究院非常重视,从院里抽调一、二室的设计人员和建筑系的老师共同组成20多人的设计团队,通力合作,全力以赴,精心设计。(见照片2)。
 
照片2:新馆设计团队,前排右4为关肇邺,前排右3为叶茂煦(照片由叶茂煦提供)
克服困难兢兢业业:考虑到新馆设计与老图书馆连接,要求1、2层相通,特别是层高受到很大限制,而书库与阅览室荷载较大,并且层高、开间、进深各不相同,结构也很复杂,同时老图书馆又无保留的图纸可查,要做到新老馆连接,屋脊高度要一致,难度可想而知,设计人员深入现场,爬到老馆屋顶里实际测量,取得第一手的数据,保证了新、老馆屋脊衔接一致。
得到各方关心帮助:特别要提到新馆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建筑系老教授汪国瑜先生为新馆休息廊内亲笔书写了6条孔子、毛泽东等先贤语录,尽管汪先生已于2010年1月逝世,但他的书法艺术将永远留芳后代。美术教研室老教授宋泊先生为新馆雕塑邵逸夫先生的铜像。新馆在建设过程中还得到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大力资助,并赠款2000万港元,赞助新馆的建设。
精心设计精益求精:为了满足未来使用,新馆的设计在各个方面尽可能做到体现“以人为本”。由于新馆设施先进,配套设施齐全,以及消防、通风、应急照明、动力配电等多种需求,如材料使用、设施安装等的设计,都给工程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设计团队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战三伏酷暑,斗三九寒冬,整个设计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历经三个春夏秋冬,圆满完成了新馆的设计任务,共完成了近450张施工图纸,交给工地施工。
实用经济不求奢华:正当新馆设计施工交付工地施工时,当时的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针对全国高校校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颁布了《88教基字091号文件》,即“关于制止高等学校校舍建设中盲目追求高标准倾向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根据教学和科研实际需要来确定,以创造适用,简洁,明快,朴素的校舍环境,不应当效仿皇宫、庙宇、政府大厦的庄严、雄伟、壮观气派,更不应该追求旅游饭店、商业建筑、写字楼的豪华排场和商业气息”。学校领导很重视,张慕葏(原副校长)作了批示“要设计院研究贯彻,并按教委文件精神和规定的要求执行”。我们对照教委通知要求,并结合学校领导的批示,全面而认真复核新馆设计方案,包括从外到内建筑完全符合教委的要求,尤其是新馆材料绝大部分都采用了清水红砖墙,水磨石地面,在装饰细部处理上做了仔细推敲,使之经济有效,充分体现了“实用经济,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正如专家们评论所说“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是一次在建筑学领域具有突出学术价值的优秀设计,不仅使新馆与老馆形成了新的融合,更加完善优美的院落,并且进一步丰富了原有建筑群的环境,这种正确的建筑思想和创作方法、科学严谨的作风,在当前存在着追求豪华、新奇的浮夸倾向中更显得难能可贵,实属值得倡导的国内领先的优秀作品”。
原建设部周干峙副部长在“中国建筑2000年展望”中指出“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的设计,在尊重老馆的历史价值,维持著名的清华大学中心区建筑的传统特色的同时,做到在总体上和谐又具有时代特征,简洁朴素的设计,表现着深层的思想内涵,从更高层次,更全面的整体观进行创作,正在影响着中国的建筑”。时隔20年,现在回忆当年领导与专家的评论,对今天的建筑设计仍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考虑实情经济实惠
图书馆作为清华大学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建筑,其建筑风格要特别注重品位高雅、简洁大气和朴素无华。
1986年工程概算单方造价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是774元,五年后1991年竣工决算,由于材料差价最后决算每平方米是981元,单方造价每平方米还不足1000元。在全国同类型的图书馆建设费中算是较低的。具体表现在:
在建筑外部设计方面:新馆采用清水红砖墙、坡形瓦屋顶与老馆和谐统一。广泛采用较为低廉的建筑材料,如干粘石女儿墙,水刷石勒脚等等,使得整体建筑既经济又实惠。在新馆目录大厅中庭采光顶,设计中没有采用玻璃幕墙采光顶罩,而是把结构设计成钢筋混凝土的井字梁的屋顶板,在井字梁中开洞安装双层中空锥体采光罩,每个采光罩为1.2m×1.2m,总计有121个,按当时造价,每个采光罩仅为5000元。这些采光罩既防漏雨,又无眩光和噪音,同时起到光线均匀,以及通风流畅的良好作用。我记得刚建成时,作为业主的图书馆使用者还有些担心,是否会有眩光、噪音以及淋雨等问题,但经过多年使用看,效果很好。另外为了使用方便,建成后还对采光罩增加遥控开关,使用方便,既环保又节能。
在建筑内部设计方面:新馆室内墙和柱绝大部分没有采用成本很高的天然石材,而是大量选用劈裂砖贴面,与室外红土砖墙相互呼应。在目录厅、阅览室以及走道设计中采用了价格低廉、经济实用的现制水磨石地面以及予制水磨石窗台板。经过20多年的使用,今天看新馆装修仍然完好如新。(见照片3)。
 
照片3:新馆大堂内景(照片由叶茂煦提供)
 
五、精心施工质量过硬
把新图书馆建设好,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其建设标准很高,难度很大,通过精心施工,精雕细建,做到了造价不贵质量高,装修用材不豪华,但很精致典雅。
我们在新馆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与老馆相呼应,浑然一体,突出清水红砖墙整体效果以达到统一协调,只能采用粘土砖。当时市场上粘土砖质量较差,在学校支持下,我们多次跑遍了北京地区各个砖厂,亲自到砖厂挑砖,看砖样,最后在北京窦店选定砖厂,落实了新馆采用的粘土砖的规格、颜色、和质量,符合了技术要求。施工中先砌样板墙,而对施工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一些细部装修如砖,腰线和砖拱的做法上,施工不用瓦刀砍砖,采用电锯开砖,保证砌砖的质量,当施工到与老馆连接的二层报告厅外廊砌砖拱时,施工又遇到难题,按常规施工,砌砖的缝要一致,设计的砖拱有90cm高,砌砖时如要将砖锯成梯型砖块来砌,这样既费砖又费工,现场施工提出要改用面砖来贴砖拱,学校基建部门考虑工期紧,也要求设计修改采用面砖来代替,设计的处境很困难,为了保证新老馆的谐调统一,没有退路,只能用红粘土砖砌拱券,但又必须帮助施工解决如何砌砖拱的难题,时间很紧迫,工地在停工等待,当时我作为新馆设计的工程主持人,深感焦急,为了配合工地施工,千方百计,连夜突击,抓紧修改设计将砖拱分解,按砖的模数,凹凸起线,设计成分层砌拱,算出每层砌拱的砖数,画出砌砖的设计详图,第二天早晨将修改图纸交给工地施工,及时解决了施工难题,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见照片4)正是由于及时处理了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特别是解决了在施工中遗留的设计问题,诸如每种材料的选定,各种颜色的落实,每个细部构造的处理等大量细致工作,另外设计必须要结合现场施工的不断补充、修改、综合和完善。特别是建设好新馆这样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更是如此。
照片4:新老馆连接体外廊砖拱立面(照片由叶茂煦提供)
至今新馆已建成整整二十年了,外墙清水红砖墙,干粘石沿口,水刷石勒脚,水磨石地面,仍然整洁如新,多次得到现场参观者的一致好评。专家们认为“新馆与环境谐调,朴素精致,设计没有用高级豪华的材料,而是充分挖掘最普通、最便宜的红砖的自然美,将它不仅用在室外,也用到室内,不仅用于围护结构,而且用于细部装饰,用砖砌出的花饰非常自然,与建筑结合得非常好,设计对砖的运用,已经远远超出围护结构的作用,人们绝不会由于用材不高级而觉得不精致,恰恰相反,正由于合理经济,而又细心运用了这种价廉而普通的材料反而使建筑显得更具有文化性,更有内涵,它是那些用磨光花岗石,玻璃幕墙的商业性建筑所无法比拟的。”[1]
承担新馆施工的北京建工总集团三建一公司施工完成后总结对新馆设计的评价“近几年以来我单位承接过几个比较大的图书馆工程,相比之下,清华大学新馆工程不但设计上有它的独特之处,而且在设计对工程施工工艺上也有它的特色,该工程建筑设计局部做法非常细腻,但设计人考虑到当前建筑工人技术素质所限,力求施工工艺简便,反复修改作法,以便操作,设计与施工自始至终密切配合。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设计人大力协助解决,可以说有求必应,为施工单位服务到现场,甚至将局部设计分解为分步施工,真正做到设计与施工分工不分家,因而产生了整体效应。该工程是一个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典范,也是一个用一般的装饰材料做到精耕细雕,粗粮细作,朴实无华,施工方便,取得了新馆建设的成功。[2]
从新馆的建设,我感悟到一个成功的建筑工程,既要有好的规划设计,又要精心施工、精雕细做。当然,粗制滥造的劣质工程不可能成为精品佳作。回想新馆施工的四年中,经常要在施工现场处理解决一些设计图纸中的问题,特别是施工后期装修阶段,有的时候一天要去工地4—5次。有时要出差外地,在走的前一天,先去工地处理一些急需解决的设计问题,等我出差一回来,放下旅行包第一件事就是赶快去图书馆工地,有什么急需解决的设计问题要处理。有的要修改补充的设计图纸,晚上设计赶画修改图纸要到深夜2—3点钟,就这样紧张配合工地施工。经过四个春夏秋冬,日日夜夜终于建成新馆,在新馆施工中补充建筑设计修改图纸有五十多项,修改的洽商近130份,还不包括其它工种的设计修改图纸和洽商。
六、辛勤耕耘喜庆硕果
回忆30年前新馆的建设,艰辛耕耘,喜庆硕果,这是与各方面的重视和大力协助支持分不开的。首先是学校领导的重视,专门由校长张慕葏、孙继铭教授等亲自领导组成协调组,研究处理新馆建设中的问题,多次召开校务会,以及现场协调会来解决新馆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校内主管基建的张益、汤纪敏、汤满贞、孙宝荣处长协调设计与施工之间出现的各种矛盾,管建材的王永文、孙广森亲自采购,施工监理李恆岭师傅等每天蹲守工地查看施工质量。原图书馆朱成功、朱文浩、黄智、陈杰渝等馆长,还有田幼琴老师等先后参加为新馆使用提出工艺要求和合理化建议。施工单位北京三建总公司一分公司的全体干部和工人,不辞辛苦,辛勤劳动,战严寒,斗酷暑,齐心协力,确保了优良的施工质量。另外今天新馆优美的绿化环境,正是原校园科工人师傅们在新馆建设同步进行中对室外场地大面积种植绿化,包括地面种植草坪、沙地柏,墙面爬山虎,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庭院绿化与新馆建筑群成为清华园代表性景观之一。新馆建成后曾先后获奖项目有:
1.1992年4月国家教委邵逸夫先生赠款工程一等奖。
2.1993年国家教委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3.1993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4.1993年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5.1993年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6.2001年九十年代北京市十大建筑奖。
7.2009年国庆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即将迎来清华大学母校百年华诞,回忆往事六十年。为母校建设所做的点点滴滴,感到很是欣慰,特别是当年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设方面,我有幸担任工程主持人,有机会为母校建设尽微薄之力,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在欢庆母校百年大庆的时候,我还要老骥伏枥,继往开来,继续努力传承清华大学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谋划未来,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 建筑学报1992年1月清华大学新馆工程建筑设计评论会。
[2] 北京建工总集团第三建筑公司,第一分公司1993年1月19日关于对“清华大学书馆工程的设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