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张平静的书桌”:记老馆大库百年馆庆开放日盛况

  11月2日,清华大学图书馆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老馆大库也在这一天全面开放。为筹备老馆大库开放,特藏部进行了精心的筹备,新设了两个文化景点:将大库“书斗”(图书升降机)重新恢复运行,还找到了杨绛先生当年在大库学习的位置。为了与学生志愿者一起迎接参观者,特藏部大库的老师提前进行讲解培训,每位老师都对图书馆的建筑特点、藏书数量、人文景观、名人轶事如数家珍。

  开放日当天,共接待了校内外参观者169人。特藏部老师与学生志愿者共同完成了登记、存包、留言、引导和讲解工作。龚育之先生专架的捐赠者、1950级校友孙小礼女士专程到清华文库阅览室与大库参观。听完志愿者的讲解之后,她感慨地表示在学生时代没进过大库,这回终于有机会参观,实现了50多年前的心愿。

  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不时对传说中的玻璃地板、图书升降机和古旧的典籍发出感叹,对大库的诸多细节与讲解的老师、志愿者们讨论,呈现出一幅大家共同挖掘大库宝藏的生动景象。有的参观者对杜威分类法感兴趣,研究起每位数字所代表的内涵;有的注意到大库电路的结构,从电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他们不仅在参观大库,而且还在积极地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着大库的历史。

  参观结束后,留言本记下了96条热情洋溢的留言。借用一位自称“化工小屁孩”的读者的话说,“传说中的大库,传说中的闭架区,就如此朴实无华的在面前展开。没有磅礴大气,更像一位岁月沉淀的温和老人,静静深沉着,偶有低声细语,道出那个时代的呼吸。漫步古朴书架间,脚下的毛玻璃,隐约着底下的书蕴,而头顶还堆立着学问的高度。在这里,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书香,而厚重了些。浮躁的时代,更需如此一片静谧之地,慢慢涤净心灵,酝酿思想之光。”

  读者对于大库的深厚感情,也深深地感染了特藏部的老师。在新的百年里,我们要继续守护好这个知识的宝库,挖掘、弘扬清华大学图书馆博大而又深邃的文化传统。

 

(图书馆特藏部 李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