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 :既是文学名著,又是哲理经典,还是道家道教的重要典籍。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人(今安徽河南交界处)。庄子本人曾担任过管漆园的小官吏,生活清贫。庄子的传记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生活的年代与孟子同时而稍后,生卒年及生平难于详考。令人遗憾的是,庄子与孟子生活于同一时代,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提到对方,这让我们失去了欣赏大思想家之间对话品评的机会。
现存《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作者是庄子本人,其余由庄子后学所著。现在读到的《庄子》33 篇是魏晋时代郭象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