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KI中国知网数字加工基地参观交流活动

 

揭开数字出版背后的奥秘

——中国知网数字加工基地参观交流活动

 

阅读数字文献时,你想过纸质文献是如何转变为数字文献的吗?

搜索中国知网时,你知道其中上亿篇文献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吗?

查证参考文献时,你了解CNKI知网节是如何实现文献链接的吗?

 

为庆祝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清华大学图书馆与中国知网特联合举办“揭开数字出版背后的奥秘——中国知网数字加工基地参观交流活动“,邀请清华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来中国知网参观。届时,你可以现场了解感受各类型文献实现数字化加工出版的全过程,并与中国知网的有关产品和培训专家进行交流。

参会的师生还可获赠中国知网阅读卡。

 

如果你想了解数字出版背后的奥秘,如果你对中国知网的产品和服务感兴趣,就赶快报名参加吧!

 

活动时间:2012年11月15日(周四)13:00- 16:00

参观地点:中国知网(北京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东升科技园北领地)

交通方式:中国知网将安排车辆统一接送参观者

接送地点: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G层北门门口

报名邮箱:lvyy@lib.tsinghua.edu.cn

参观名额:40人

 

先报先得:

large image

 


揭开数字出版背后的奥秘

——中国知网数字加工基地参观交流活动圆满进行

 

  阅读数字文献时,你想过纸质文献是如何转变为数字文献的吗?

  搜索中国知网时,你知道其中上亿篇文献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吗?

  查证参考文献时,你了解CNKI知网节是如何实现文献链接的吗?

 

  为庆祝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在2012年图书馆服务宣传月期间,中国知网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了CNKI知识服务周活动。作为CNKI知识服务周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15日下午,“揭开数字出版背后的奥秘—中国知网数字加工基地参观交流活动”如期举行,同学们来到了位于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领地的中国知网数字加工基地,现场感受了各类型文献实现数字化的加工出版全过程,并与中国知网的有关产品和培训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本纸质期刊到底需要哪些加工流程,才可以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里可以粘贴复制的文字和下载的电子文档呢?参加活动的同学带着浓厚的兴趣实地感受了这神奇的过程。同学们不仅参观了期刊加工流水线,同时也参观了中国知网的研发部门。方便快捷的流水线作业以及穿插在每个环节的严格的质检控制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地向负责解说的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有问有答的热烈气氛中,中国知网总共三层的各区域的办公场所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参观完毕。

  为更好的交流和讨论,中国知网工作人员和同学们在三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知网在学校内的使用率非常广泛,有这样的体验活动非常有意义。知网加工基地环境整洁,参观后让人感觉心情舒畅”,“大一也曾参加过印刷厂的参观活动,虽然两者技术不同,但内涵相似,在加工过程中都有着流程的细致分割,各个关节的技术支撑,整个过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来自经济管理系、精仪系、自动化系的本科阶段的同学们分享了此次参观的体会。

  也有同学给知网带来了中肯的建议,比如经管学院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建议“现在整个加工流程中依然需要许多的人工操作,而科研的信息每天都在变化,数据库信息需要不间断更新,希望能够尽早实现自动化的管理,提高效率以让读者得到更及时的信息。”同时,来自山东行政学院的访问学者王君“希望中国知网能在手机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大对于手机系统兼容性的开发,以面向于日益庞大的手机用户群”。

  当然,也有的同学是带着问题来的:

  “E-learning导出数据的格式除了word等格式外,可供选择的格式还比较少,数据格式的兼容性应该更强一些”一位参加过培训讲座的同学反映了自己使用E-learning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在加工检录过程中发现原本中有错误,知网会采取措施(修正),还是让这个错误一错再错,直接呈现给读者呢?”来自计算机系的研究生于志刚同学带来了自己的顾虑。

  “中国知网有着什么样的招聘条件呢?我有一位师姐知道我参加这次活动,托我咨询一下”微纳电子系的陈静同学如是问。

  所有的这些问题和建议都得到了中国知网工作人员的热情回应。

  “出于知识挖掘的需求,数据库文档下方的参考文献能否基于文献的引用率和影响指数等分析后再行排序呢?”计算机系博士研究生邵阳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是引发了现场中国知网工作人员的热烈讨论。原计划15点开始返校的参观交流活动在同学们积极参与下不得不延长至15点30分。最后,在各位同学意犹未尽的相互讨论中结束了此次参观活动。

  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特别感谢CNKI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文科图书馆 赵汉杰 张秋供稿;王凤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