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园,十里稻花香——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老论文展

为弘扬清华精神,展示清华老校友严谨求实的学风,为迎接图书馆读者服务宣传月,特藏部从馆藏千余本老论文中,精心挑选出90余份,加以精心的内容整理和组织,在老馆214特藏展室举办“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老论文展”。

清华大学建校百余年来,为社会各领域培养了诸多领军人物。图书馆馆藏老论文作为重要文献,记录了建校以来曾在清华园里学习、生活过的学子和教授们不凡的才华。这些论文包括毕业论文、学期论文和专题研究论文,跨越民国和解放后重要历史时期,涵盖文、理、工各个专业,可谓文博理精。从中选出的90份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其作者或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或是日后的社会栋梁,如有当时为革命捐躯的烈士刘国鋕,还有日后为国家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巨匠顾毓琇、林家翘、赵访熊等,更不乏知名人士的后代梁思忠、梅祖芬、冯钟璞等。老论文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不仅记录了作者的学识,留下的评语和批注亦显示出指导老师的真知灼见。论文里梁启超、陈寅恪、闻一多、叶企孙、钱钟书、张荫麟、吴宓等学术大家的亲笔批注,珍贵而稀有。

老论文多为手写而成,开卷墨香扑鼻,或是工整谨敬的小楷,或是行云流水的行书;或用张弛有度的毛笔,或用刚劲有力的钢笔;或有整齐一致的章法,或有别样灵活的设计。虽然形制变化多样,内容丰富,不变的是都饱含着在那个风云聚变的时代,清华园里的学子和老师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真知的热情。图书馆已经把这批珍贵的史料进行了整理和数字化,可供读者馆内阅览。

此次展览的筹划准备工作数月前就已启动。首先是确定参展论文,多位特藏部的同事利用网络技术搜索汇集了与全部馆藏老论文相关的作者、导师、论文等多方面信息,参照作者的知名度、对社会贡献大小、论文本身特点,经数次筛选,根据展室容量确定90份参展论文;然后融汇整理所有信息、精炼内容,形成展览文字,同时把能够在网络上找到的作者照片经过处理后配入文字,制作成古旧典雅的展签样式,以搭配同样风格的展品;最后,调取实体论文,以年代为主要线索,辅助参照学科类别、人物关系、论文特征等标准,布置展室,并多次调整论文的摆放姿态以求体现最佳的展示效果。特藏部众多同事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了此次老论文展览的准备工作,期间大家各显其能:部门领导有效筹划部署、严格把关;经验丰富的老馆员不辞辛苦、传经送宝;新同事们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以求更好地把这些珍贵的馆藏资源展现给广大师生。

展览自2014年10月31日开展以来,每天来自校内校外读者的参观络绎不绝,年轻的学生读者对老学长们的手写论文肃然起敬;年老的校友读者则回想起过去的峥嵘岁月;还有不少青年学者看到自己专业领域名家的早期研究成果,对这样的学术资源感到激动不已。

(特藏部温方方)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老论文展

 

布展刚完成,就吸引了同学前来参观

 

外语系郑朝宗的论文,上有导师吴宓详细的批阅记录

 

由右至左,依次是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指导的论文,均有评语

 

馆藏老论文之最,由右至左:最早、最大、最厚

 

历史系王映辰的论文,扉页贴有导师张荫麟用国立清华大学专用稿纸书写的评语

 

外文系林秀清的论文,导师卞之琳亲笔书序数页

 

中文系刘钟明的论文,内有导师陈寅恪的评语

 

书写水平高者,颇具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