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 清华学堂于当年4月29日在清华园正式开学。1911年清华学堂创办后,在教务内设置了图书馆经理员,负责管理学堂的公有图书。
1912年 清华学堂改建为清华学校,此后,学校正式建立了小规模的图书室,叫清华学校图书室。
1913年 黄光任清华学校图书室第一任主任。
1914年夏 校图书室从庶务处分出,由学校领导。图书室藏有中西文图书2000余册,并开始准予将书借出。
1914年 戴志骞担任清华学校图书室第二任主任。从1923年至1925年,戴志骞赴美国学习进修。期间,图书馆主任一职分别由袁同礼(1917年暑至1919年暑)、吴汉章(1923年暑至1925年暑)代理。戴志骞回国后,复任图书馆馆长直至1928年。
1916年 本校图书馆和体育馆工程开工建设,于1919年建成。新馆面积2114.44平方米,费银17.5万元,可同时容纳读者240人,书库共分三层,共可藏书15万册。
1916年 清华学校图书室改为“图书馆”。
1917年6月 本校图书馆有西文图书5000余册、中文图书33726册。图书馆的图书分为四部分:英文,法、德文,中文及少年丛书。
1918年12月28日 北京图书馆协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正式成立大会,有20余所学校图书馆代表参加,选举本校袁同礼为会长。
1919年6月10日 《清华周刊》增刊报道:至1918年末,本校图书馆共有中文图书33800册,英文图书9500册,共计45000册。
1919年秋,图书馆在戴志骞领导下,开始设立部门机构。
1920年起 清华学校图书馆开始独立预算。
1925年 学校添设大学部及研究院。清华学校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图书馆的支持力度也大大增加。图书馆藏书,中文图书约6万册,西文图书约2.5万册,中西文杂志300种,中西文日报34种,《古今图书集成》2部。
1926年 学校成立了由图书馆主任任主席,各学科派代表参加的图书购置委员会,负责决定图书预算支配及购书事宜。
1926年11月 中国共产党清华学校第一个地下支部在三院成立,图书馆职员王达成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
1928年 国立清华大学正式成立,图书馆改称“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
1929年 在罗家伦校长的联系下,耗资34,000元购买杭州藏书家杨氏丰华堂藏书47,546册,其中有许多珍善本。这批藏书当时为本馆购置中文书籍之最大宗。
1930年3月 在罗家伦校长的主持下,由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杨廷宝设计,由天津基泰公司绘图,协顺木厂承办,图书馆进行了第二次扩建。
1931年11月 图书馆二期扩建工程竣工,费银25,7000元。馆内设备都采用新式而适用者逐渐购置。馆舍面积达到7,700平方米。同时可容纳读者700余人,新扩充书库三层,与原书库相连接,新旧书库共可容书30余万册。
1932年9月 学校评议会通过、校长公布施行了《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规则》。
1933年6月,外文系学生万家宝在图书馆完成了话剧《雷雨》的创作。
1935年9月11日 校长办公处通告:聘朱自清任图书馆委员会主席兼代图书馆主任职务。
1935年11月 清华大学从清华园火车站,于几个夜间秘密南运好几列车的教研工作所急需的图书、仪器“四百余箱”,暂存汉口上海银行第一仓库,可以随时运往新校。
1936年4月 本校图书馆编印的《丛书子目书名索引》出版。该索引共收丛书1200余种,子目4万余条。
至抗战前夕 图书馆藏书已达36万余册,其中有名人专著、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等,不少为各大学图书馆中所仅见。
1937年暑假,“卢沟桥事变”爆发,图书馆随学校南迁。
1937年8月中旬 教育部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合组长沙临时大学。
10月3日起 日军开始进入清华园劫夺学校物资,学校被改建为陆军伤兵医院,图书馆内所藏书籍被劫掠一空。
1937年9月16日 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北大、清华、南开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临时大学与迁至长沙的北平图书馆合作,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图书馆。
1938年4月 长沙临时大学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大学本部设在昆明,分部设在蒙自。图书馆也定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亦分设于昆明、蒙自两地。
1938年7月12日 常委会议决:通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购书办法》。
1938年7月29日 常委会议决:聘请严文郁为西南联大图书馆主任。在图书馆长袁同礼未到校前,馆长职务由严文郁代理。
1938年12月6日 常委会议决:1.袁同礼因北平图书馆迁滇事务繁忙,请辞本大学图书馆馆长职务。请严文郁负责处理本校图书馆事务。2.本校与北平图书馆合作,组织合作委员会,请袁同礼为主席,推定严文郁、陈岱孙、吴有训代表本校为该委员会委员。
1939年1月31日 常委会议决:.通过《西南联大图书阅览室规则》、《教职员借书规则》、《图书馆不陈列期刊领阅办法》。
1939年夏 西南联大图书馆建成,有大阅览室一间,书库一座,办公室四大间,期刊阅览室一间,期刊库一间。
1940年7月 军飞机轰炸重庆北碚,清华图书馆的古籍图书被焚毁,经学校组织人力抢救,仅获得烬余书2,300余册,10000多册馆藏的珍贵古籍图书付之一炬。
1941年5月中旬 日本华北军司令部(多田部队本部)开始有整理清华图书、标本、模型之议。名为整理之目的,实则想各就所需,携归私有。后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1941年8月14日 联大惨遭日机轰炸,全校中弹70余枚,图书馆书室亦不能幸免。联大学生自治会发表学校被炸启事,称“敌机仅可摧毁吾人之物质,而不能摧毁吾人之精神”,“不可挫折抗战决心”。
1941年10月15日 常委会上,会议议决:通过本大学《图书馆指定参考书管理规则》。
1941年12月3日 常委会上议决:通过本大学《各学系图书室借书规则》。
1944年6月25日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校访问,参观图书馆和生物系实验室,并赠送图书药品等。
1945年10月16日 平津区教育部特派员邓叔存先生、清华大学校长特派本校接收委员陈福田先生、张子高先生来校办理接收事宜,在图书馆举行接收仪式。从此开始了艰难的接收工作。
1945年12月2日 罢联在图书馆前举行“一二·一”死难烈士入殓仪式,联大代常委叶企孙主祭,6000余人参加。3日,罢联发出公告:在联大图书馆设四烈士灵堂,自4日起接受各界公祭。1个半月内,前往吊唁的昆明各界人士达15万人次。
1945年12月8日 昆明学生万余人在联大图书馆前草坪举行纪念“一二·九”10周年大会,会后公祭四烈士。 1945年12月18日,旧图书馆收回后,旧书库已经清理,铁书架大体已经恢复原状。
1946年5月4日 联大全校师生在新校舍图书馆举行结业典礼。典礼由梅贻琦常委主持,代表常委会宣布西南联合大学正式结束。
1946年10月28日起 陆续开放第一、二、三阅览室,报纸暂放置于第二、三阅览室之间,共有阅览座位624个,平均每4至5人分得一个座位,相当拥挤。
1946年10月29日 本校复校后第一次校务会议上,校长梅贻琦报告:本校复校后各行政部门之名称改定为:图书馆、体育部、注册组、文书组、出纳组、事务组、校医室、会计室。
1947年2月 本校学生“一二·一”图书室成立,有图书2000余册,报刊40~50种。
1947年春 清华校庆,日据时期遗失的图书,已大半收回。据天津版《大公报》报道,图书馆主任潘光旦,“拄双拐笑立礼堂前,谦谢恭贺”。
1948年4月13日 校务会议议决:通过美术史研究委员会请拨图书馆书库北之楼梯间,设立文物陈列室。由陈梦家主持采购一批文物,后存放清华大学图书馆至今。
1948年5月14日 “一二·一”图书室开展捐面、捐书、捐款活动。
1948年12月15日 清华大学解放。此后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改称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学校行政体系中,图书馆隶属于教务处。
1949年4月下旬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改组,自1949年5月起,图书馆改馆长制,直接隶属于校委会,与教务处、秘书处同级。
1949年5月4日 北平市军管会文管会通知:潘光旦为图书馆馆长。
1949年6月28日 根据中共北平市委的指示,中共清华大学总支委员会在二校门张榜公布了清华大学中共地下党员名单,开始公开活动。其中图书馆职员吴人勉、陆祖德、涂铁仙都是地下党员,吴人勉是分支委员。
1949年8月22日 图书馆馆长潘光旦召开全馆区志愿参加保卫工作的同事集会,组织图书馆纠察队。在广大馆员与师生的全力保护下,图书馆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
1949年10月3日,陈毅将军来校参观,潘光旦馆长与部分校务委员陪同参观了图书馆。
1950年1月3日 校委会常委议决通过:按照周培源、徐永瑛、冀朝鼎等7位校友建议,在本校图书馆内建立施滉的铜制壁碑一面,纪念从事革命多年于1933年被捕、1934年牺牲的甲子级校友施滉。
1950年5月10日 校务委员会指导调整常设委员会小组建议,成立图书委员会。
1950年8月21日 校务工作会议讨论议决:同意国立北京图书馆来函,拟将前与西南联大在昆明联合征集之中日战事史料全部由该馆永远保管。
1951年3月5日 校委会议决:组织书面期刊采购委员会,由钱伟长、潘光旦负责召集,委员会由各学系代表、图书馆、工会、学生会各派代表组成。
1952年8月23日 校务工作会议批准,图书馆原设之期刊股与阅览股暂合并,成立出纳股。
1952年10月 全国院系调整,新的清华大学,由原北大、燕京、山西大学、察哈尔工业学院和清华等校工学院或工科系调整而组成,共设8个系,22个专业,15个专修科。图书馆开始增购大批工科书籍。
1953年初 我校调拨给东北大学(今吉林工业大学)文史类线装书16,788册。此后一直都有相当数量的书籍外调。自院系调整至1958年,共向外校调拨图书18万余册。
1956年2月23日 校委会议决:图书馆将原有6个股改成3个科:总务采购科、编目科、阅览科。
1956年8月25日 校委会与党委常委会联席会议和9月1日校委会决议:图书馆馆长陈士骅(兼),设采购科、阅览科、参考科。
1956年 为配合“向科学进军”的要求,图书馆加强了俄文和西文科技书刊、文摘索引、工具书等的订购。
1957年3月17日 本校举行第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大会同意将韦杰三烈士纪念断碑由水木清华山后移至图书馆前,18日举行了迁碑仪式。
1958年8月24日 周恩来总理来校视察,由蒋南翔校长等陪同参观了本届毕业生红专跃进展览会,在图书馆门前向1400多名毕业生讲话,他勉励同学们永远把学习、工作和生产结合在一起。
1959年 图书馆参加了全国中、俄、西文专业书刊联合目录的编制工作,以及《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的拟制、审查、修订等工作。1960至1977年间,《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又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简称《大型法》)一直在图书馆使用,进行图书的分类。
1961年4月7日 校委会会议任命图书馆馆长史国衡。
1966年 图书馆馆藏发展到135万余册。
1966年-1976年 中国陷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图书馆的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被送往江西农场劳动改造。图书经费大大压缩,1967年仅采购图书717册。1970年采购经费仅有47,000元,为1966年的五分之一,期刊由1965年的2,395种下降到873种。在非正常状态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校师生员工一起,保护了馆藏的珍贵书刊未遭大的损失,并尽力开展了一些工作。
1970年夏 图书馆重新开放服务,恢复了部分业务工作。
同年 学校将中央主楼五层划拨给图书馆使用,成为图书馆的分馆,位于主楼的无线电系、电机系、自动化系、动能系等单位的资料室划归图书馆。
1971年起 对图书馆建筑进行全面的整理和修缮,恢复了老馆三层大库,对三个大阅览室的地面进行了整修。
1973年5月 日本自民党访华代表团向清华大学赠送日文图书10,000册。
1976至1977年度 图书馆的中文图书开始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编目。
1976年 唐山大地震,结构科学合理的图书馆经受了地震的考验,并因为坚固可靠,一度临时成为许多人躲避地震的避难所。
1976年 党中央执行人民的意愿,粉碎了“四人帮”的篡党阴谋。图书馆被打乱的各项工作秩序开始恢复。
1978年后 图书馆工作逐步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机构和部门得到恢复,各项业务开始取得迅速发展。
1978年 图书馆成立了计算机应用研究组,跟踪研究新技术发展动向。研究组在国产DJS-130小型计算机上研制成功的QBRS多用户联机书目检索系统于1983年4月起正式开放服务,成为我国图书馆界首先投入实际应用的计算机书目辅助检索系统。
1979年4月2日 图书馆新设一批开架、半开架阅览室开始使用。全部开架的有教师科技图书阅览室、学生科技图书阅览室、社会科学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半开架的有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外语阅览室等。
1980年6月 时任馆长史国衡率中国大学图书馆代表团,赴美国进行参观访问,开启了中国大学图书馆界对外开放交流的新的一页。
1980年代初期 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图书馆等6个单位协作研究与试验MARC(机读目录)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
1982年 图书馆开始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1984年成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研组”。
1984年 图书馆藏书2018120册,书刊采购数133051册。
1985年 受国家教委委托,成立了外国教材中心,系统引进国外著名大学理工、经管学科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博士论文(缩微平片)。
1985年12月1日 校团委在学生宿舍14号楼举行“一二·一”图书室命名仪式。1947年初,在中共清华地下组织领导下,由当时清华学生自治会创办了“一二·一”图书室。为了继承和发扬“一二·一”学生运动的革命传统,校团委决定将共青团阅览室命名为“一二·一”图书室。
1986年3月6日 校长工作会议任命:顾廉楚为图书馆馆长。
1986年4月 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全国340所大学参加的“中国高校学报论文文摘(CUJA )磁带文献库(英文版)”,通过国家教委鉴定并获全国科技情报系统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
同年 图书馆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开通,开展面向校内外的联机情报检索服务。
1987年 图书馆设置中文科技图书开架库,实行开架借阅。
同年 引进美国BIBLIOFILE光盘系统,实现了西文图书自动化编目。
同年 设立“清华大学文库”特藏,专门收集和保存本校教职工和校友的著作。
1987年5月5日 本校外国教材中心图书室正式对校内外教师开放。图书室成立于1985年5月,是国家教委领导下的全国13个外国教材中心之一,负责成套引进国外著名大学理、工和经管等学科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并通过举办展览、协助订购、推荐影印、开架阅览、提供复印等方式为全国各院校服务。
1988年5月21日 本校图书馆新馆奠基典礼举行。香港邵逸夫先生捐助2000万港元。
1988年底 图书馆第三期工程正式开工,1991年秋竣工。新馆由关肇邺先生设计,占地20120平方米,共花费940万人民币及2000万港币。馆内设有普通书库和密集书库,共可容书200多万册。
1989年 由清华大学图书馆作为协作组组长单位,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中国科学与工程文献数据库”联合建库试验科研任务,1991年通过了国家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
1990年 根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工作的部署,图书馆对馆藏文献作了比较全面仔细的调查评估,馆藏总量为234万册(件)。本馆形成了以较高学术水平的自然科学文献为主体的综合藏书体系,工科类文献资源在国内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
1991年1月29日 校务会议通过任命:朱文浩为图书馆馆长。
1991年9月 图书馆新馆逸夫馆落成。
1991年10月15日 《清华公报》刊载1990年9月以来新任干部名单:图书馆馆长朱文浩,图书馆总支书记侯竹筠。
1991年10月23日 本校与富士通公司软件合作10周年暨图书馆计算机系统开通仪式举行。
1991年,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图书馆总支委员会成立,由侯竹筠任总支书记。
1991年,图书馆学术委员会成立。
1992年6月2日 在国家教委于上海举行的邵逸夫第三批捐款建设项目颁奖典礼上,本校图书馆新馆获一等奖第一名。
1992年11月 图书馆馆藏目录公共检索系统和中文科技书流通系统开始使用。同月,直属教委的高等学校科技咨询及成果查新工作站成立,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鉴定服务。
1993年 成立“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聘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副所长华觉明为所长,以中国工程技术史和科技历史文献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
同年 成立“北京清华科技经济信息咨询中心”及下属机构“清华求新书店”,开展面向社会的多层次信息服务,一年中举办了19期培训班。
同年底 在全国图书馆中首先试验开通光盘数据库网,实现校园网上的光盘数据库检索。建成音像阅览室,为读者使用音、视频资料提供了良好条件。
1993年12月6日 校史研究室、图书馆、档案馆联合主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展览在图书馆陈列室开幕。
1994年2月 音像室开放,提供试听资源服务;9月,多媒体室开放。
1994年9月23日 本校举行“逸夫馆”图书馆新馆命名典礼。
1994年10月17日-19日 大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本校举行。来自美国、香港和国内情报界的20余位馆长、所长和自动化方面的专家参加会议。
1994年 在国家教委所属设计院工作会议上,公布1994年委属高校设计院获全国第六届优秀工程设计7项,本校获奖5项,其中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获金奖。
1995年 清华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图书馆主页,受到广泛关注,一年后访问量即突破百万。
同年 召开“海峡两岸清华大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签订合作备忘录。
1995年8月14日-20日 本校图书馆举行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校长王大中会见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来访的客人,双方就发展海峡两岸图书馆的合作问题交换意见。
1995年9月18日 《清华公报》刊载1994年9月以来新任干部名单:图书馆馆长刘桂林。
1996年 图书馆购进美国INNOVATIVE公司的图书馆集成管理软件INNOPAC,为国内图书馆行业引进的第一个先进的图书馆集成管理软件系统,使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模式。
同年8月 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第62届大会在北京召开。国际图联主席、秘书长,以及约6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图书信息领域专家学者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参观访问,对图书馆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会议期间,举行了清华大学OCLC服务中心成立仪式,清华大学图书馆与美国联机图书馆信息中心OCLC开始了长期合作。
同年 学校1995-1996年度第十次校务会议讨论决定,恢复清华大学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由主管副校长任主任,图书馆长任副主任。
1996年8月28日 出席国际图联大会的代表130余名来本校图书馆参观。
1997年6月 图书馆主要借阅服务区实行从早8点至晚10点连续开放,每周开放时间84小时。
1998年1月 学校“211”工程一期验收,图书馆承担的工程项目“建设电子化图书馆”获得学校表彰。
同年 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实行了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制度,为学校各院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成立了信息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门的培训教室,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讲座等读者培训,进行新资源利用的推广工作。
1998年4月 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建立Ei Compendex镜像服务器,并通过网络向国内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同年 图书馆安装了OCLC代理服务器。
1998年5月7日 校务会议通过:.同意1958届校友在学校老图书馆二楼门厅设置镌刻“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石碑纪念物。
1998年10月10日 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方润华捐赠扩建的“树华电子智源中心”剪彩仪式在本校图书馆举行。
1998年11月12日 朱自清百年纪念展在图书馆陈列室开幕。
1999年 图书馆在学校的支持下,启动“985 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电子资源开始成为图书馆主要资源类型之一,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进入印刷型资源和电子型资源并存的阶段。
9月 进行了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公布岗位、个人填报志愿、竞争上岗、实行聘约管理,图书馆开始推行并逐步完善岗位聘任制。
1999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正式启动建设。清华大学图书馆作为CALIS的全国工程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工程科学相关的文献资源的引进、服务和支持等工作,并负责组织近百所高校图书馆建立CALIS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1999年4月24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碑石揭幕仪式在老图书馆举行。碑石由1958届校友共同捐资树立。
1999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图书馆随之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
2000年 新任干部名单: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高瑄。
2000年4月 开始启动“中国科技史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成立“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
同月 在学校教育基金会专项经费支持下,启动了焚余古籍的修复工作,在国内7家古籍修复单位的支持下,完成2000余册焚余古籍的修复。
9月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第五届田径运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图书馆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1年初 为迎接学校90周年校庆,在学校的支持下,图书馆完成了馆舍修缮、空调通风和消防安全系统工程。
同年 配合校园网建设,完成了计算机局域网升级并接入学校网络中心。
同年 开展了“文明服务月”活动,包括召开图书馆与读者现场对话会,读者服务岗位统一着装上岗挂牌服务,建立首问负责制及24小时网络服务保障机制等。
4月 在图书馆一期馆舍内举行了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
5月 举办“第12届新信息技术国际会议”(NIT’2001),会议主题为“进入新千年的全球数字图书馆进展——众多交叉学科合作的沃土”,参会中外学者200多人。
同年 系统购入一个世纪以来98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作953册,成为图书馆的特色珍藏。
2001年底 图书馆“985工程”一期建设项目验收,完成三项预定任务:补充各类文献资源,特别是紧缺的印刷型文献;电子化图书馆建设上新台阶,成为国内数字化资源最丰富、信息服务水平最高的大学图书馆之一;进一步改善馆风馆貌,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窗口。
同年 图书馆与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共同参与的“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与应用”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2002年 本校新任干部名单:图书馆馆长薛芳渝。
2002年 图书馆开始启动“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2003年,开始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信息揭示和网络条件等方面得到较大发展。
2002年6月 图书馆布设了无线局域网,覆盖馆内全部公共区域。
同年,图书馆基本完成了馆藏中西文图书的书目数据回溯,2007年完成了古籍目录检索系统并对外发布,2008年完成了中外文期刊和俄文图书的数据回溯。至此,清华大学图书馆大规模的书目数据回溯工作宣告结束,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的信息检索和目录揭示工作逐步推进。
2003年春 在“非典”疫情中,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证了图书馆正常开放。
3月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出版,收入馆藏善本4623种,5086部。
9月 由台湾贤志文教基金会赞助的“贤志资源数字化中心”成立。
2003年 1月23日 医学院“李文达医学生命科学图书馆”捐资仪式举行,本校与南方李锦记科研合作项目意向书签署仪式同时举行。
2003年5月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等领导来到校看望师生。温家宝一行来到图书馆与同学们座谈,勉励大家要依靠民主与科学的爱国主义战胜“非典”。
2004年 1月9日 本校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清华—裕元医学研究中心、李文达生命科学与医学图书馆、伍舜德楼奠基典礼在主楼召开。台湾裕元集团总裁蔡其瑞、香港李锦记集团代表李惠民、美心集团代表陶遵谦与校长顾秉林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2004年 完成逸夫馆全部图书的磁条更换工作,由永久性磁条更换为可充消磁磁条,共计处理50余万册图书。
同年 利用自主开发的系统平台和统计分析软件,陆续开展了“服务工作读者满意度调查”、“电子资源使用情况读者满意度调查”、“印刷型资源使用情况读者满意度调查”等读者满意度调查活动。
同年 为促进两岸三地大学图书馆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图书馆共同启动优秀学生作品交流平台建设合作项目。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该项目中的目标是建立本科生优秀学术作品数据库,并提供服务与交流。
2004年 完成机房改造工程,图书馆网络系统安装了防火墙,对网络实行实时防护。
2005年校庆 举办“捐赠主题展览”,图书馆年接收捐赠图书量迅速上升,“清华文库”已具备相当规模。
同年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利用机构和个人捐款设立了高英士图书基金、梁銶锯图书基金、周燕图书基金、龚家麟图书基金、中国建设银行图书基金等等。
暑期 图书馆开始征集毕业生赠书,获赠图书除补充馆藏外,大部分转赠低年级学生或者其他地区图书馆,此举获得毕业生的积极响应。
2005年10月 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迁入清华园校区,面向全校师生提供阅览服务,逐步实现了分馆与总馆业务工作的深入融合、整合以及美术分馆整个业务流程的全面规范化,图书馆建设取得了更大飞跃。
2005年底 引进Metalib & SFX电子资源管理系统,建立了“清华大学学术资源信息门户”,并于2006年初提供网上服务。该门户对读者可利用的馆藏电子资源进行了整体性揭示,基本实现了全部电子资源的管理、检索和服务的有机链接,使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管理和服务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005年 图书馆顺利通过“211”工程二期项目验收。项目成果包括:引进和自建数字化资源数量显著增长,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益;建成了先进的数字化加工基地;引进了新的电子资源整合管理系统,扩展整合资源的数量,实现了电子资源的管理、检索和服务的有机链接,使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管理和服务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设施先进、安全可靠的电子资源镜像基地,不仅为清华大学,而且为全国400多所高校提供电子资源服务,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06年,镜像基地已建有面向全国服务的镜像站点20个,服务器已达110台。
2006年4月 原逸夫馆外文图书闭架库开放借阅,至此,逸夫馆全部图书文献基本实现开架借阅。
同年 INNOPAC系统各功能模块基本完成向Millennium版本的升级,启用了具有集中管理能力的海量信息存储系统。
同年 分别与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合作开发了远程登录访问系统和电子资源访问控制系统,解决了本校师生从校外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问题。
2006年9月 位于昌平校区的远程书库启用,约计30万册呆滞书刊陆续转运至远程书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馆舍空间紧张的状况。
同年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题“突出信息素养,强化实践环节——本科信息资源检索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0月 举办以“走近你身边的图书馆”为主题的首届图书馆宣传推展月,召开图书馆顾问聘任大会,出版《新清华》专刊,拍摄图书馆电视专题片,举办读者调查、视频展播及多场特邀讲座等系列活动。
2006年 李文达医学与生命科学图书馆、清华-裕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大楼、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伍舜德楼”建成。
2007年初 图书馆党委成立,高瑄任党委书记,其时图书馆共有党员96人。
2月 图书馆学生勤工助学分队成立,开始由学生全面负责开架库区整理工作的实践。
同年 图书馆电子资源购置经费首次超过印刷型资源,电子资源已成为清华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形式,资源数量和利用率居于国内高校图书馆前列,与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水平相当。
2007年起 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图书馆开始系统接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编地方志捐赠
同年9月 开始系统接收“保钓”资料捐赠。地方志和“保钓”资料成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2007年12月4日 凯风公益基金会捐建“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签字仪式在工字厅举行。
2008年 图书馆“985工程”二期建设任务完成,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网络设施和基础环境等各方面功能不断提升和完善,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和建设水平基本达到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准。
2008年5月30日 《新清华》报道:本校图书馆入选全国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图书馆16种古籍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6月 完成伊斯雷尔·爱泼斯坦6000余册图书的捐赠接收。
9月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罗伯特·科恩捐赠的个人藏书21000余册运抵图书馆,成为图书馆接收的最大一笔来自海外的私人捐赠。
10月 举办资源服务宣传月,主题为“沟通无极限、服务有新意”。推出“最受读者欢迎的服务项目评选”、“我最受益的一本书征集”等活动。
11月 特藏部成立,负责接收各类捐赠及特色馆藏资源的收集、保存与服务。
2009年4月 在新一轮考核聘任工作中,编目、阅览室服务等岗位试行业务外包,吸纳服务公司承担部分图书馆业务工作。
同年 在“清华文库”中建立“院士文库”和“人文名师文库”,积极征集相关特色资源。
2009年5月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校和师生共同迎接“五四”青年节。温家宝在图书馆与学生亲切座谈。
2009年8月 由瑞士著名设计师马里奥·博塔设计,凯风公益基金会捐助,建筑面积2万平米的人文社科图书馆动工兴建,2011年4月落成。
同年 设计建筑面积1.5万平米的图书馆北楼建筑获得了捐助。
2009年9月5日 本校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清华大学新图书馆”等20项工程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2009年10月 清华大学图书馆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签订学术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两馆之间10年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进一步密切的合作关系。
2009年 图书馆在三期建筑内设置了统一规划、功能完善的标识系统。
同年 在学校经费支持下进行了全馆照明改造,采用新式灯具及光源,不仅提高了阅览空间照度,而且更加安全节能。
2009年底 图书馆完成了中英文主页的版本更新。
2009年 本校新任干部名单:图书馆馆长邓景康。
2010年初 图书馆局域网再次升级,实现全双栈模式,无线网络覆盖全馆。
3月 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购入的9万余册西文图书运抵图书馆,该批图书涵盖了人文社科各学科,是康奈尔URIS图书馆的馆藏,将用于补充人文社科新馆的馆藏资源。
4月 人文社科图书馆结构封顶,图书馆集中力量进行新馆的资源、设施、人员配置等准备工作。
2010年3月 校图书馆引进康奈尔大学1854年以后出版的9万册文科图书,内容涵盖哲学、心理学、政治与社会科学、历史、语言与文学、教育学、法律等学科。
2010年校庆期间 图书馆和档案馆联合举办“清华名人手稿展览及捐赠仪式”,多位知名校友及校友家属进行了现场捐赠;老馆大库经过整理布置,在校庆期间举办了“读者开放日”活动。
2010年8月 日本东北大学服部文男教授及其学生捐赠的19000余册图书运抵图书馆,该批藏书的主体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及相关研究专著。
10月 成立“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开展资料收集、口述访谈和读者服务。
12月 以“悦读畅享,书香百年”为主题的图书馆服务宣传月结束,期间展示了图书馆采用新技术提升服务内涵的新成果;此外,开展在门户网站上的图书馆链接、社交网络平台上的图书馆信息发布等多种方式的宣传和服务,为读者创造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时尚、交流便捷、氛围温馨、充满吸引力的学习环境。
2011年4月23日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开馆典礼在新人文馆日新大厅隆重举行,人文社科图书馆正式开馆接待读者。
2011年12月 清华大学学术信息发现平台——“水木搜索”开通。
2011年10月-11月 推出《爱上图书馆》创意视频并发布“爱上图书馆之排架也疯狂”小游戏,于2012年荣获第10届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国际营销奖第一名。
2011年12月8日 “书香漂流,诚信悦读”图书漂流活动启动。
2011年 承建或参建CALIS三期项目18项、CADLA项目3项。
2011年 制订图书馆十二五规划纲要。
2012年2月 接收五道口金融学院图书馆,成立清华大学图书馆金融分馆。
2012年10月25日 “书香传久远,百年正青春”2012图书馆服务宣传月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