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都思和为现存父母造石像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北齐都思和为现存父母造石像”,造像呈立式,勺状背屏,扇面弧状,顶部缺残。残高52厘米,宽33厘米,厚20厘米。上部造像,下部铭文。一佛二菩萨,主尊跏趺于金刚座,大衣蔽腿,施无畏予愿印;二菩萨分左、右侍立两侧。铭文仅刻于正面,带方丝栏。10行,满行6字,存96字。由于石质较为细腻,除硬伤外,石刻至今仍保存较好。
随着造像碑的出现,龛窟在碑上也有所体现。佛教传入中国后,“龛”特指凿掘岩崖为半室,安置佛像的供龛。在碑身或碑侧剔地为龛,龛内联体雕佛、菩萨等。有时亦将整个碑身的后部制作成火焰背屏,侧立面形成前弧状,称作“勺形龛”。后来出现了将石、木或其他材料做成橱形小阁供奉佛像。在不同的时期,“龛”的含义与造型结构亦有所不同。
造像录文:
大齐武平四年┙十一月十日都┙思和愿造石像┙一区为现存父┙母过去先忘(亡)现┙在眷嘱(属)有为 ┙皇祚日降万民┙安乐师僧父母┙边地众生一时┙成佛 ┙